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,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综合提高,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,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一定创新精神的,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、构建和谐社会实际需要,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实用型助产专门人才。
1.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学习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,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,为人民健康服务,具有敬业爱岗、遵纪守法、团结合作的品质;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、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。
2.掌握助产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;具有独立获取知识、提出问题,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;能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;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、母婴保健等工作的实用型、技能型、服务型高级助产专门人才。
培养具备助产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,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、母婴保健等工作的实用型、技能型、服务型高级助产专门人才。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助产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,受到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本训练,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,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。
1.掌握助产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和护理基本理论;
2.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,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,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;
3.熟练掌握产前检查、正常接生、产后处理和新生儿处理技术;
4.具有对难产及产科急、危重症病人初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;
5.熟悉遗传、优生优育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。
(三)时间分配:每年面授两个学期,每学期安排面授教学 15天 160学时左右,共计6个学期854学时,另安排学生自学854学时左右,共1708学时。毕业考试安排在第六学期。
(二)主要课 :政治理论、计算机应用、英语、医学遗传学、系统解剖学、生理学、医学微生物学、组织学与胚胎学、生物化学、病理学、医学免疫学、人体寄生虫学、预防医学、病理生理学、药理学、护理学导论、护理学基础、儿科护理学、内科护理学、妇产科护理学、高级助产学、急救护理与重症监护、传染病护理学、外科护理学、健康评估等25门课 。
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。成绩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,必须予以充分重视,切实加强管理。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,考核成绩全部合格,毕业考试合格,经审查符合毕业生资格者,准予毕业。
1.学生要认真参加面授教学,并按要求依托教材和网络课程等辅助材料认真进行自主学习,同时完成课程作业。实验课要按教师要求认真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。实验和作业分数计入考核总分。考勤达到规定比例可以加上考勤附加分值,考勤未达到规定比例,不允许参加考试。
2.修完教学计划规定所有主干和必修课,考核合格后方可毕业。
3.毕业考试科目包括内科护理学、外科护理学、妇产科护理学、儿科护理学、高级助产学,毕业考试成绩必须合格,方可毕业。